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广州市市长温国辉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在其中“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中,包括“加快市老年病康复医院一期投入使用;促进市老人院扩建工程开工建设”这一项。对于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的广州而言,这一项内容特别受关注。
另一项事关广州市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2018年8月,广州市老人院医院更名为“广州市老年医院”,并已获批进行扩建。今年1月,广州市民政局召开了广州市老人院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广州市老年医院建设)专家论证会。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市,都建立了老年病专科医院,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只有8个省会城市未建立老年病专科医院。今年两会上,广州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提出建议,广州应该抓住“广州市老年医院”获批进行扩建的契机,高标准、高水平地开展市老年医院建设。
去年8月,广州市老人院医院挂了广州市老年医院的牌子。此前的“广州市老人院医院”是广州市老人院的内设医院,拥有220张床位,年门诊量约2万人次,年住院量近两千人次。“这家医院面临一些困难,设备难引进,因为引进大型设备要和业务量挂钩,医生的待遇也不如其他综合医院。”广州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骆美全说。
广州市政协社法委在2010年和2015年分别做了广州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发展和居家养老的专题调研。去年底广州市政协社法委对“建设广州市老年医院”进行了专题调研,希望推动“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广州市老年医院”这件事情。
在昨日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骆美全也作了相关发言。骆美全说,“广州市老年医院已获批进行扩建,拟在当前该医院基础上进行扩建,建设周期为2019年至2023年。”
骆美全进一步介绍,“计划在目前所在地扩建为市老人院上水院区(规划床位5000张),以及在黄埔区九龙镇建设市第二老人院(规划床位3800张),两个院区远期规划床位合计8800张,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公办养老机构。”
市老年医院:正组织作可行性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市老年病康复医院一期”项目位于黄埔区暹岗村(原颐年园三期用地)内,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广州市首家以老年病康复医疗为主的“大专科、小综合”的三级康复医院。
在“康复医院”紧锣密鼓建设的同时,今年1月,广州市民政局组织召开了广州市老人院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广州市老年医院建设)专家论证会。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林展翼、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峥、北京医院老年科主任李晶、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原院长王家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老年科主任吴赛珠、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副主任朱志刚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论证。
会上,市民政局局长何镜清要求,市老人院认真梳理、吸纳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充实可行性报告,要向国内的老年病专科标杆医院学习,并定期选派人员到老年病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打造好广州市老年医学建设高地。
市政协:广州缺一所综合性大型“老年医院”
截至2017年底,广州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1.8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03%,比2016年增加7.24万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96岁。
“广州市目前缺乏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大型医疗机构,这是一个空白。”骆美全告诉记者,截至2017年底,全市4058家医疗机构中有82家机构设立老年病科,比例约2%,因此非常需要一所示范性大型老年专科医院。
经过充分调研后,骆美全给出一组数据:纵观国内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市,都建立了老年病专科医院;据统计,全国26个省会城市,只有8个省会城市未建立老年病专科医院。骆美全说,广州市老年医院挂牌,乃至获批进行扩建是一个契机,广州市政协社法委建议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市老年医院,建设成为一所“大专科,小综合”,集老年病医疗、康复、预防、科研、教学于一体的高质量三甲医院。
目前广州市老年医院建设在地铁14号线沿线位置,远离市中心。骆美全建议,待广州市老年医院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可在中心城区选择适宜改造或整体转型的医院,建设市老年医院分院,或在市中心区择点设老年医院门诊,满足市区老人就近医疗需求。
委员建议:
双管齐下分片区管理老年患者
广州要建设广州市老年医院的消息,在医疗卫生界政协委员中引起了讨论。
“广州建立老年医院,这是一件好的民生实事,能否借此契机,进一步深入区、镇当中,给予有条件的区、镇级医院进行改造,设立当地的老年医院机构?”市政协委员苏波表示,以番禺区为例,石楼镇欲将当地医院改造成老年性医院,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医保方面的问题,现在广州市正加快建设市级老年病康复医院,能否考虑给区、镇一级有条件改造的医院予以资金扶持,扩大老年医院范围。
“单一家老年医院,里面是数百张、数千张,甚至过万张床位都是不足够的。”市政协委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光烈表示,建立老年医院、老年病康复医院是好的,但是单靠一家医院或者扩大床位数规模是远远无法满足广州老年人的就诊需求,可以考虑双管齐下,在此基础上,把医院和周边社区发动起来,把病人分散到不同街区,让该区域的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一级、二级医疗机构形成紧密医联体,甚至周边环境有空余地块的也可以考虑建立康复机构,纳入联合资源内。这样老年人可以就近接受康复治疗服务,也可以离家人近一些。
来自医疗领域的市政协委员刘岩表示,他研究这方面问题有十多年了,在医疗一线工作时,常看到有血透治疗需要的老人,频繁地来回去医院,非常辛苦,“能否建立一个类似老年人康复中心的机构,或者在老人院旁边建立一个护理院,将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能自己活动的老人分区域管理,也可以考虑做成四合院家庭康复模式,一厅数房,老人从房间走出来后可以与周围人交流,一起做康复治疗。”
市政协委员曾茜表示,一些老年患者并不愿意下沉到社区医院就医,也不愿意出院,但是医院床位紧张,没办法一一满足慢性病长期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在分级诊疗的推进中,她建议,应该建立、优化与康复相关的康复医疗评估体系,以脑卒中患者为例,急性重症患者列入康复医疗体系中第一序列,安排在三甲医院救治;长期慢性脑卒中患者,就医需求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可以用评估体系中相应指标去评定,再进行分级治疗。